
浙大EE畢業生
去年剛入職
年僅38歲跳樓輕生……
黑龙江时时彩五星 www.ntxmme.com.cn 他的一跳,也揭示了在美華人碼農們光鮮靚麗工作的背后
一些早已不堪的重負…..
上周四,一名Facebook臉書員工跳下了公司位于加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的總部大樓,當場身亡。
令人惋惜的是這名員工是來自中國的一名高材生。
事件時間:美國當地時間9月19日
事件地點:加州硅谷Facebook總部4樓,門洛帕克(MenloPark)杰斐遜大道100號街區(100 block of Jefferson Drive)
門洛帕克警察在9月19日當天上午11點30分左右接到報警電話,稱一名男性從Facebook總部大樓跳了下去。
警方很快就到達了事發現場,發現這名男性已經躺倒在地,昏迷不醒,經過警方和醫務人員的急救,并沒有挽回他的生命,稍晚在現場被宣告死亡。
履歷光鮮的高材生
上周五,9月20日當地警方將這名男性確定為是Facebook的員工,San Mateo圣馬刁居民,38歲的華裔軟件工程師Chen。
當地法醫和警方證實 Chen是自殺身亡。
根據社交媒體上的信息, Chen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99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碩士畢業于南加州大學USC。
在入職Facebook之前,曾在思科Cisco,Ryzlink工作過。
1年前剛入職Facebook,職位是軟件工程師。
可以說無論是從畢業的院校,還是畢業后入職的公司,都是令人羨慕的選擇。
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那么這樣一位外人眼里足夠優秀的華裔工程師,為何會選擇輕生?
在新聞出來后,網上有一些聲音發出,也許我們能從中猜測出一些端倪來。
Shyu是Facebook的一名前員工,現在經營YouTube頻道TechLead。他從內部匿名聊天應用程序Facebook Blind中發現了這一事件,并通過這里員工的聊天中發現事情可能并沒有那么簡單。
Shyu說,Chen曾在Facebook廣告團隊工作,YouTuber將其描述為“壓力很大的團隊a very high-stress group”,在那里的一個小技術問題可能導致數百萬美元的收入損失。
據稱,Chen的績效等級開始下降,因此被列入績效改善計劃(PIP)。Shyu在視頻中解釋說,PIP實際上是“被解雇的途徑essentially the path to you getting fired”。
本來Chen在被要求轉入PIP之前找好了下家,另外一個團隊。
但是被他原來的團隊領導說服留了下來,并承諾給他一個好的評價,于是Chen就無奈失去了跳到其他團隊的一個大好機會。
Shyu表示在Chen自殺前一個小時,被指派做一個嚴重網絡事件(SEV)調查。Chen應該是不情愿的,他試圖將調查推遲并延遲流程,但是內部腳本阻止了他這樣做,沒有成功。
在視頻中,Shyu分享了Blind應用程序Facebook員工民意測驗的屏幕截圖,其中61.8%的回答是他們感到壓力很大。
另外也有網上聲稱的知情人士表示,困擾Chen的還有一直以來的簽證和身份問題。
為了身份,也是Chen多次跳槽不同公司和忍氣吞聲的原因。
其實外面的人一直覺得硅谷碼農高大上,公司聲名遠揚,薪資令多少人望塵莫及,工作環境光鮮自由。
但是這背后卻是很多碼農們,尤其是很多為身份所困的華裔碼農們不愿提及的心酸和難以開口的痛……
在美國做碼農
究竟是什么樣的體驗?
國內“996”從幾年前行業內的秘密,成了如今各行各業熟知的工作制度
朋友圈冷不丁就有和996比慘的,唯獨處在硅谷的程序員們默不作聲,似乎是擔心公司老板對996心動,好日子就沒了~
然而這樣的低調依然擋不住外界對硅谷碼農日常生活的向往
某論壇高票話題答案是:
高薪優厚的福利慷慨的股票
自由靈活的工作時間
超長的PTO 帶薪休假
事實上硅谷工程師真的錢多活少幸福感爆棚嗎?
要說資本家可不是吃素的
沒有科技公司不是以利益優先
美國對于“創造價值低的員工”也絲毫不會手軟
在美國的華人程序員有你羨慕的性價比極高的工作
也有你不知道的辛酸
為何同一個行業,中美差別會這么大,體驗會如此不同?
美國勞動法規定:
不能加班
在美國如果有公司壓榨員工,被員工告到勞工部了,下場很慘!
在美國別說周末加班了,平時加班的情況也不多見,這不僅是在互聯網行業,很多傳統行業也是如此。這還要歸功于美國的勞動法。
美國法律將雇員按照職業類型和收入水平不同劃分為可以享受加班費的“非豁免員工”和不享受加班費的“豁免員工”。
《公平勞動標準法案》規定,非豁免員工的薪水是按小時計算的,如果一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一定要給加班費,不然如果被投訴,雇主將罰巨款。
2014年,勞工部宣稱,lingkedin領英公司因為大量費豁免員工的加班費沒有支付,將要給加州、紐約州等分支機構359個職位及前員工支付330萬美元加班工資和250萬美元的賠償。
沃爾瑪因接連三次違法勞動法規定,占用員工休息時間加班,被??罱?億美元。
美國科技公司員工日常
如此重罰下,很多公司都不敢背負著被??畹姆縵杖パ拐ピ憊?,至少像996這樣的隱形條款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在硅谷,尤其是大廠,員工們的日常都是這樣的:
一般早上10點或11點到公司,喝點咖啡開始查收、回復下郵件
中午12點看看餐廳有啥吃的
下午三點去甜品店溜溜,吃點冰淇淋喝點飲料
再工作三四小時,就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間
吃完在公司坐一下就回家了
除了工作時間外,工作地點也比較自由,尤其到了周五,很多同事都在家工作,連著周末可以在家陪家人
就算去公司,也基本沒什么工作,下午還有Happy Hour喝喝酒、聊聊天。
美國大多公司都是work life balance的,讓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已經成為一種必備的企業文化。在美國,加班絕不會成為光榮的、拿來攀比的事情,加班到深夜發個朋友圈,讓老板和同事看到這套并不會讓人覺得你有多努力。
相反美國人非常重視個人和家庭,在入職時公司就會培訓專門強調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畢竟只有處理好這些,勞逸結合,在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
但是,不推崇加班,上班自由,假期多,并不代表著美國的程序員就沒有好好工作,在工作狀態下,人人都很拼。
在工作時間,沒有多少時間聊閑天、刷朋友圈,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高負荷運作,每天要提交的任務不會拖到第二天。
即使是很多人羨慕的大公司也有潛藏的壓力。
(以下案例是通過員工真實案例分享總結得來)
大型科技巨頭
代表:FLAG
@格子襯衫
大廠員工的工作細分很明確,做完手頭的事情就能下班了,但內部的管理制度也是嚴格監管著每一個人。
大公司在Code review(代碼審核)這件事情完全不吝惜時間成本,超級嚴格。很多本來看起來很隨和很nice的同事,都會瞬間變身完美主義,毫不客氣的挑毛病。
而且公司內部系統會記錄號每一次修改,作者和審閱者名字都清晰在案,出了啥問題都能找到負責人,根本逃不過。
擴張迅猛、勢頭強勁的獨角獸
代表:Uber
@匿名觀眾
當初面試時,Uber就打著無限帶薪假期(Unlimited Paid Time-Off )來吸引面試者。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入職后才發現,無限帶薪休假只是一個噱頭,即使有這樣的文化,也難以真正享受。至少我在入職以來,我每年連續休假也不過兩周,還有一些同事一年半個多月的年假也不一定都能休完,一方面是因為總是向老板申請休假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手上一直有工作要處理,處理不完也不好去放假。
雖然工作時間超級自由,不用打卡,隨時可以work from home,但實際完全不輸996,員工一直被消耗,就算在家也是隨時待命。也許這就是在想陪伴公司一起IPO要付出的代價吧!
血汗工廠
代表:特斯拉、亞馬遜
@Jason
兩年前去tesla面試時,就感覺到特斯拉的每個員工都熱情滿滿,那時就在想世界上最牛X的電動車有我貢獻的一份力量該是多酷炫的事情!
懷揣著希望進了公司才發現原來很多員工跟老板一樣是在為夢想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飯,每天忙到午餐都是把飯拿到工位上吃,薪水相比灣區其他大廠,也毫無吸引力。來了公司快一年,這個狀態也沒有改變過,這才發現原來特斯拉的人全憑一口仙氣吊著!
活多錢少就算了,裁員是最讓人害怕的!2019年1月,公司再次裁員,削減大約7%的全職員工。
雖然,我的組目前還比較安全,每天也都在努力工作,但是誰知道哪天又成了死亡之組,不幸被開掉。
@QiQi
亞馬遜是另一個典型。對于我這樣轉專業的童鞋來說,亞麻算是不錯的選擇了,面試門檻沒有那么高,薪資給的也不錯,也是職業生涯不錯的開始。不過也早有耳聞亞馬遜是北美大廠中出了名的“血汗工廠”,一開始也沒指望進去養老,只是真的入職后,每到oncall不論是周末、深夜、節假日都要隨時待命簡直太酸爽,有一陣睡覺都不踏實,會做噩夢。
除了工作強度大外,亞馬遜PIP(Performance Improve Plan)制度也是讓我焦慮的另外一點。
PIP說的好聽是幫助評級低的員工提高績效的計劃,實際上就是警醒表現不佳的員工:如果再不達到要求就要卷鋪蓋走人了!
當然進入“危險名單”后,公司在幾個月時間內給你“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后根據表現來決定是否有“存活”的機會。
定期組內會有例會,員工還要給老板匯報工作,大家都需要看到你在工作中的進展,如果發現你一直在做簡單的活或者停滯不前也會很尷尬。
華人碼農的焦慮
當然,對于美國華人程序員來說,最大的壓力很多時候不是來自工作,而是這些…
1、身份限制壓力大
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都有末位淘汰機制,比如末位5%直接被開掉,給一部分工資作為補償。
如果在國內被裁員,一點都不擔心,大不了就是重新找工作,換個城市換個公司重新開始。
但是在美國,就沒這魄力,在身份沒有穩定前如果丟了工作,沒有下一份工作銜接,超過一定時間后,就不能合法留在美國。所以在特斯拉再累都能忍受,但是每每看到別的組被裁員,完全不能淡定,好怕下一個就是自己。為了少一些憂慮,只能更加拼命!
2、買房
似乎在灣區工作一兩年后,就必須考慮買房的事兒了
尤其是中國人比較多,平時除了工作,談論最多的就是房子房子房子
在買房這件事上說的最多的就是location、location 、location
雖說硅谷科技公司工資還不錯,但選起房子來總是方恨少
頂級學區買不起,看了十幾家好不容易遇上可以承擔的心儀房子
稍微一猶豫一晚上,第二天起來發現已經在pending
又要開始繼續在搶房子中焦慮
3、育兒
養孩子這件事情在美國其他地區可能還是“半放養”狀態
但是在加州紐約這些地方絕不可能
尤其是灣區華人印度人扎堆
沒準隔壁家長就是某上市公司CEO
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毫不松懈
3歲的孩子周末就要有一堆興趣班傍身
寒暑假也不會放過,國內各種奧數課程走起
上班雞娃兩不能誤
你在美國有覺得工作時長如何?
有覺得壓力大嗎?
歡迎留言討論
撰稿 Ava?|?排版Sherry | 校對YC
本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